宁波杭州湾新区其前身是慈溪经济开发区,是因桥而谋、与桥同兴的发展大平台。
2001年11月,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立项开工,慈溪经济开发区由慈溪市城区迁入杭州湾新区,正式启动区域开发建设。
自从2001年启动开发以来,新区工业区块基本建成35平方公里“九横十纵”主要道路框架,区内交通、电力、供水、供热、供气、通信、绿化等设施高标准配套;累计引进工业项目358个,总投资739亿元,投产企业259家,随着德国大众、吉利汽车、德国博世、美国伟世通、中信集团、联合利华等企业项设签嫌目入驻,这里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3家16个项目。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慈溪经济开发区内设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同年9月,宁波市批准成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宁波市政府派出机构。
2006年11月正式封关运作,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一期面积为0.7平方公里已封关验收。
2009年11月,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在整合慈溪出口加工区燥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基础上,设立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2010年2月23日,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列入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杭州湾新区列入浙江省九大海洋经济集聚区之一。
2014年2月18日,宁波杭州湾新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浙江慈溪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国务院正式批准将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内的浙江慈溪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慈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2015年,宁波杭州湾新区提出了“一城四区”“十三五”发展目标,“一城”即宁波杭州湾国际化滨海名城,“四区”即先进制造集聚区、科鸦热仔技创新试验区、健康休闲生态区、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围绕“一城四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提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谅霉谅“6 4”产业新体系。“6”即六大先进制造业 (汽车产业、通用航空产业、智能电器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4”即四大现代服务业(旅游休闲业、体育产业、专业服务业、新型金融业)。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6年9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支持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明确新区作为宁协祝船炒波市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区域,宁波杭州湾新区也成为全国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
2016年10月12日上午,总投资43亿元的5个重大项目在宁波杭州湾新区集中开工,这标志着宁波杭州湾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2018年5月,浙江省委作出把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的战略部署。
2018年6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浙沪合作示范区。
2019年7月,宁波前湾新区成立。宁波前湾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604平方公里, 宁波杭州湾新区353.2平方公里全域划入,占据前湾新区面积58%。